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热点 -- 工作动态 -- 正文

栏目导航

NAVIGATE

工作动态

吉大美院走出去的党代表
作者:时间:2023年04月28日 15:16点击:



王云龙

新型农民高级农艺师,山东省新泰市人,中共党员。2015年毕业于湖南吉首大学美术学院,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泰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新泰市委委员、新泰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获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齐鲁乡村之星”、山东省最美高校基层毕业生,现任新泰市东都镇酒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村官创业扶贫大赛二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铜奖,自主培育省优良蜜桃获评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情系桑梓,振兴家乡赤子心

 

2015年毕业后王云龙在父亲王安仁的影响下,返身回到了养育他多年的山东省新泰市东都镇酒台村,走进泰安酒台村,一座座漂亮的农家小院星落棋布、错落有致,一条条硬化的乡村道路犹如银色丝带串联各户,一排排现代化的蔬菜大棚栉次鳞比,在暖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这里是王云龙的家乡,也是他乡村振兴梦开始的地方。

回村8年间,他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的理念,瞄准山林资源特色,吹响产业富民号角,建设乡村振兴新酒台,为村里产品找市场,建大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团队建合作社、办企业,在王云龙的带领下,酒台村民战天斗地,酒台村脱胎换骨。王云龙也从本想远走高飞的大学生,蜕变为扎根乡村的带头人。

纾解民忧,俯首甘为孺子牛

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山沟沟”,从不缺闲言碎语和指指点点,他也曾懊恼过、彷徨过。但面对父亲眼神里的期盼、村民对好日子的渴望,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村子里,就是为了让家乡变个模样。

最初回到家乡时,因为缺资金、少产品无法正常启动合作社,于是王云龙劝说曾经的同学,三人组成了一个创业团队,一起上山了解山上的土地性质,查看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其中一位小姑娘也被晒得黝黑。慢慢地,王云龙的团队人马越来越多,拓展的乡村致富业务也越来越广。

此时,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就摆到了他面前,15万斤山楂滞销。种植山楂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行情好的时候能卖到5-8元一斤,但果贩借机压价,山楂一夜之间跌到了2元一斤没人要。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瞒着家人偷偷地拿出30万婚房款先保本收购,随后只身辗转北京、青岛,奔波20多个日夜,脚底磨出6个血泡,吃过闭门羹、坐过冷板凳,最终以每斤6元的价格将山楂全部售出,一下盈利60万,他用这笔钱协助党支部成立合作社,把钱全部分下去,领到分红时果农们热泪盈眶,纷纷竖起大拇指,“这小伙,行!”

固基牢根,万众一心加油干

王云龙深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建牢支部这个核心,才能够改变酒台村贫困落后的面貌。2019年3月,王云龙担任酒台村党支部书记后,将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工作着力点,大力实施提能促优行动。

为了强班子夯基础,王云龙从培育选拔后备力量入手,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建立了致富能人、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三类台账,紧抓村“两委”换届契机,选优配强5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为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党员搭台子、铺路子,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

为了激发队伍活力,王云龙积极推行“双联包干”工作法,按照“就近便民、全面覆盖”的原则划分党员责任区,每名村干部联系5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5户群众,做到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精准服务到户,建起了党员群众“连心桥”。他带领支部一班人探索建立“党员说事日”制度,每月25号党员们聚在一块,拉一拉群众需求、说一说意见建议、比一比工作实绩,党员干部作风更实了,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

为推进村内“户户通”工程,王云龙带领村“两委”清除占道树木时,不慎被电锯割伤双腿,缝合40多针。出院时,医生反复叮嘱他要多卧床少走动。他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带领村里8名年轻党员成立党员突击队,白天挨家挨户摸排,晚上分组值守巡逻,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在他的影响下,全村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庄发展的根基越嵌越实。


心系民众,甘于奉献不计酬

群众问题无小事,张家长李家短的小问题,在群众眼里都是大问题。为了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他梳理了全村村民信息,给他们“分门别类”,因“人”制宜,过年给80岁以上的老人发油、米、面,让他们能够安心过好年,给村里困难户发放项目分红,用实际行动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用真心、暖心服务守护村民,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止2022年年底,村集体从负债60万元,到收入突破132万元,村级固定资产突破2000万元,东西山产业园区销售收入额突破1200万元,带动发展冬暖式大棚42个,果农大户年收益20万元,棚农大户年收益40万元,户均增收3万元,村内完成脱贫54户。酒台村初步实现了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增收。

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回顾这几年的奋斗历程,王云龙自豪地说:“留在村里是我作出的最明智选择,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要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路上的泰山‘挑山工’,带领群众实现‘振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