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大二、大三的志愿者同学来说,昨晚无疑是难以入睡的一夜,兴奋,又或许是激动,因为今天,他们将代表学校伸出第一双手,和2014级的新生们相视而握,帮助他们开启大学这一新的历程。
天渐渐亮了,整个校园慢慢醒来,人群来回奔走,许多人脸上都带着憧憬和期盼的神色,仿佛在等待着新生命的来临。随着各部门迎新工作人员陆续落位,整个大学做好了准备,静待每一位新生和家长的到来。
今年新生含新招本专科学生、预科分流学生、预科新生、专升本新生与研究生五大类共计6851人(不含师范学院952人),其中吉首校区4678人,张家界校区2173人,他们将统一在6号、7号两日完成报到。
相较往年分批次报到来说,今年的迎新任务无疑更重一些。人数增加,报到时间缩短,这无疑给迎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8月28日,校领导便召开了迎新工作协调会,对迎新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后专门成立了迎新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各部门做出相应调整。为确保万无一失,校党政领导还分赴各校区,率各职能部门对校园各环节进行排查,不放过任何死角。
学工部、校团委、保卫处与各学院作为与新生直接接触的“前线”部门,为保障此次迎新工作顺利完成,分别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学工部制定了迎新工作方案,分发了工作手册,并安排好了各学院、职能部门的迎新工作地点,由校团委精心编撰了迎新专刊,并组织遴选了百余名志愿者进行培训,还专门设立一只小分队在现场负责衔接,保卫处则联合派出所、联防队、学生教官敲定了保卫人员,并较往年适当加大了安保力度。
校办公室提前与地方政府进行了联系,为新生们定好了接待点,安排了数量空调大巴用于接送新生及其家长;党委宣传部则在6号前拟定了迎新标语,还在迎新期间动用校报社、电视台、广播站、新闻网等校内媒体进行了宣传;后勤管理处则承担了所有新生接待点的布置,确保食堂、尤其是清真食堂正常工作,为远道而来新生和家长提供吃上一份可口的饭菜,还从新生医保办理、体检、校内经商规范、水电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并特别安排了医疗人员蹲守迎新现场。
今年迎新由信息网络中心牵头组织了“数字化迎新”,让各学院志愿者通过“电子迎新系统”对新生信息进行录入甄别;招生就业处制作了新生名册并对学校招生政策提供了咨询和宣讲,教务处则对新生学籍注册,咨询,人数统计进行了妥善处理;财务处就新生缴费情况进行了核对清理,与学工部各学院工作做好了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绿色通道”的各项工作。
迎新当天,各部门集体联动,新生一下火车,便有校团委、学生会的志愿者们送上微笑,伸手接过沉重的行李,登上前往学校的大巴。一进校门,便能看见各种欢迎标语、彩旗和横幅迎风飘扬,车窗外各学院的学长学姐们举着号牌,热情招呼着新生们。报到现场入口排满了各部门精心准备地报到流程、政策宣传、文化展示等各类展板。路边设立了多个安保据点,民警、联防队员、学生教官们,时刻警惕着现场安全,随时待命。新生经引领到各自学院后,平均三五分钟便可完成注册手续。无论是注册、领取一卡通、购买军训服装还是寻找寝室,各个环节都有专门的志愿者进行引领服务。
此外,今年迎新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迎新指导思想,在报到现场专门设立了家长休息区供家长落脚,还专门组织音舞学院、体育学院等学院的志愿者进行了“快闪”舞蹈表演。学工部领会学校精神,在往年基础上对报到程序进行了简化,将部分程序放至入学后进行,保证新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入学入住。另外,安排了专人对新生及家长进行分流及卫生劝导;保卫处特意安排了安全知识宣讲点和巡逻人员;校团委旗下爱心超市和爱心小屋专门为持有家庭贫困证明的学子每人提供了一份价值百余元的生活用品。
报到两日,在学校的统一筹划和各部门学院及志愿者的努力下,各校区迎新工作顺利开展,报到现场有条不紊。截止日前,我校2014年迎新工作已圆满结束,新入学的大一新生将投入到紧张的军训之中,拉开大学生活的序幕。